安陆法院
明媚春天,景色宜人。多年来,安陆法院把争创全国优秀法院作为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三个至上”思想,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打造党建工作、“两维”工作(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五大品牌,全面推进审判和执行工作。2012年审理各类案件4147件,法定期限结案率达100%,执行率98%,当庭裁判率87%,调撤率达85%,一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为0.3%。去年底,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表彰为“全国优秀法院”。
一、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法院做好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主题教育活动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判。为此,该院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党建工作与“人民法官为人民” 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 “尚法、持正、博学、笃行”(院训),“公、慎、廉、和”(审判理念),“崇法厚德、致公安民、精进卓越” (法院精神)武装干警,切实做到司法为民;二是把党建工作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确定的“读(读自己写的书,读写自己的书[国徽下的报告],读干警相互推荐的书)、讲(每名干警上台演讲)、写(围绕“我是谁?我依靠谁?我为了谁?”写一篇文章)、听(听正在服刑的罪犯的真心忏悔)、议(围绕本职工作开展讨论我能干什么事?怎么干事?怎么干成事?)、访(通过四进四访,结对帮扶)”六字方法,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三是把党建工作和“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争先创优。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把全院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党组的总体部署上来,在全院深入开展网上课堂、法苑讲堂、素质测试、庭审观摩、文书评比、巡回办案、“青年法官法律诊疗团”等活动,深化“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去年5月底,该院专门邀请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广电局、安陆市委宣传部领导到该院调研,现场指导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方法,突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现在,全院91%以上干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87%,硕士研究生毕业6人,2人在读。实行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以来,共有35人过关,仅2007年有11人过关。2011年6月,该院被中央政法委表彰为“全国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4月,该院被湖北省委表彰为“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集体”。
二、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打造“两维”工作品牌。安陆市是湖北省兵源大市,每年有大批优秀青年应征入伍,为了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及军属的涉军案件,确保子弟兵能安心服役,1999年7月,安陆市人民法院率先在中南五省成立兵役法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安陆经验”,不断创新“两维”工作新机制,做到“四个转变”。一是由诉前向事前转变。实行提前进入,对涉军纠纷不诉也理。坚持涉军纠纷诉前登统计制度,与易发涉军纠纷的部门建立信息网络,详细掌握相关信息,同时与各维权机构互动协作,了解具体情况,开展诉前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二是由坐堂办案向主动调解转变。实行全程调解,不放过随时达成调解的可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和法院干警不是坐堂问案,而是走出去,主动服务,宣传法律,做好当事人的调解思想工作。三是由法院执行向部门联动沟通和解转变。实行联动,穷尽一切手段保证执行到位。在案件判决生效后,该院采取与部门联动执行、领导包保责任到人执行、专人专班限期执行、法律文书生效后履行情况跟踪执行等措施,把强制执行与执行和解有效结合起来。四是由法院孤军奋战向集团作战转变。去年初,由该院和安陆市人武部牵头,成立了由市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等25个部门为成员的安陆市“两维”工作协调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制定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督查制度、报告制度、调研制度、奖惩机制。并在市乡两级人武部设立涉军维权工作站,在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巡回法庭,从而形成了全市“两维”工作一盘棋的格局。兵役法庭成立以来,共审理涉军案件310多件,诉前调解各类纠纷780多起。2009年,该院被中央政法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两维’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在中南6省涉军维权工作会上,该院作了典型发言;2011年,该院被湖北省委政法委、省军区政治部表彰为“‘两维’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7月21日、7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和《人民法院报》头版,分别对该院“两维”工作的经验做法予以了报道。
三、以严格管理考核为抓手,打造陪审员工作品牌。严格的管理考核是发挥人民陪审员参审作用的关键因素。安陆法院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注重加强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管理、培训和使用工作。在陪审员的管理考核上,实行“四个一”:即一册,有关人民陪审员的法律、法规、文件等汇编成册,人手一本;一档,建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档案;一评,每年组织一次人民陪审员考评;一报,将陪审员的工作表现报市人大和陪审员所在的单位。这一措施较好地调动了人民陪审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发挥了人民陪审员的作用。7年来,人民陪审员参审6890多件案件,无一上诉改判、涉诉上访,其中民商事调解结案率达80%以上,增强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全国多家媒体作了报道,2012年4月27日,《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了安陆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的经验,社会反响很好。2006年,人民陪审员邓建堂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人民陪审员”;2007年,安陆法院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人民陪审员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3月,孝感市人民陪审员工作现场会在安陆召开; 2013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拟定安陆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专题会上作典型发言。
四、以教育预防机制为抓手,打造法院队伍品牌。要做到队伍“零违纪”,就要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该院结合干警工作生活实际,不断改进创新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三重”,增强教育效果。一是重学习。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把廉政建设理论与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浓厚学习氛围,扩大学习范围。二是重教育。通过廉政演讲比赛、廉政知识竞赛、廉政书画展、征集廉政格言、问卷调查等形式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干警到宜昌伍家岗、长沙天心法院学习,到琴断口监狱参观、听违纪人员忏悔录、观看电教片等,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三是重制度。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该院从完善廉政监督工作机制入手,建立了教育和处罚相结合、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廉政保证金、错案追究、考勤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将干警作息、公车使用、个人着装等“小事”当做大事来抓,一事一处理,每月一通报。有一次,一位干警用公车顺路带小孩上学,院纪检部门通过GPS定位系统发现,党组当即决定该干警一是全院书面通报,二是责成交汽油费80元,三是令其作检讨。多措并举保证队伍长期“零违纪”,“小题大作”有效地防止了大的违纪现象发生,创造了全院干警连续19年“零违纪”的新记录。2010年该院在省、市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同年被中共孝感市委评为第二批廉政文化示范点单位。
五、以司法公正透明为抓手,打造信息化建设品牌。信息化在确保司法公正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案件信息的公开,便于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该院依托科技手段,推动司法公正透明,做好“三个对接”。一是实现了数字化与审判工作的对接。在审判楼前安装触摸屏,每天公布案件开庭的审判信息。依托数字法庭推动庭审活动公开,通过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控辩双方及旁听人员,可及时看到人证、书证、物证视频,可索取整个庭审录像资料。二是实现信息化与司法为民的对接。在立案信访接待中心,建立案件信息电子化查询系统,让每个案件当事人随时可查阅立案、审判、裁判文书、执行等情况。三是实现网络公开与司法宣传的对接。依托内、外网晒案,该院要求每一件案子的案名、案由、承办人、承办时间、裁判文书、诉讼费数额、当事人意见,在内网公开。要求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等案件裁判文书外,其它所有裁判文书都要上外网。并通过内外网及时发布审判信息和工作动态,进一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姜某贷款纠纷案经过一审、二审,判决文书上了“槐荫论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点击率近万次,留言300多条。许多网民说,该院判决文书上网,既让他们明白了法官如何依法办案、公正办案,又让他们学到了如何守法用法,这种效果很好。去年,安陆法院上外网的各类案件判决文书1400份,占应上网数的95%。目前,上内网率达100%,上外网率达85%。不断提升了法院的形象和司法公信力。2012年,年终审执绩效考核该院位居孝感市法院系统第一名;湖北省高院拟定于今年4月在该院召开信息化建设现场会。
“执法担道义,躬身做公仆”正成为该院干警的真实写照。安陆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表彰为“全国优秀法院”,在成绩面前,没有骄傲和自满,在今后的工作中,该院将在创新中求发展,在跨越中求超越,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强化机关规范管理为重点,着力开展“五抓五促”,抓审判质量,促公平正义;抓信访维稳,促社会和谐;抓文化项目,促特色兴院;抓队伍建设,促能力提高;抓规范管理,促竞进提质。努力推进法院工作实现新跨越,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