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安陆法院李店法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第三方调解中心转来了云梦倒店乡界牌村田铺阮湾周某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刘某的第一笔兑现款已支付了,我已准备去武汉继续治病。谢谢你们给予了我一个残疾人无声的关怀。金钱再多,买不到人间的真情和爱,是你们用公心、爱心、和诚心,让我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和温暖,是你们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你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法官。
今年6月26日下午三点,李店法庭接到安陆市第三方调解中心的电话:要求我庭派人到南城肖杨村一工地参加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的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事情的起因是2012年3月23日周某在南城刘某所承包的工地做工时因意外导致双腿截肢。事故发生后,虽刘某积极给予了治疗,但是双方对后续的赔偿金额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法庭干警在了解案情后,迅速和第三方调解中心的人员到达南城高庙村的工地休息室。面前的景象让我们觉得气氛有些压抑:休息室烟雾缭绕,满地烟头,看来双方在我们来之前已进行了商谈。见到我们,周某的家人情绪有些激动,不停的说:“你们今天不处理好这件事,我们就让我女儿死在这。”一旁的周某却在其家人和该村书记的陪同下默默的流泪。看到双腿已截肢的周某,李店法庭的干警都有些心酸,周某还是这么的年轻,却从此要在轮椅上度过下半生了。他们决定分两班进行做工作,由胡宝鸿和沈彪负责了解案件的整个情况,并和刘某商谈赔偿事宜;由赵咏梅和第三方调解中心的同志一起和周某及其家人进行沟通,了解其矛盾的焦点,掌握其思想动态,寻找双方的“平衡点”。两个工作小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了解、沟通,找到了双方矛盾的焦点:刘某认为,在事故发生后,已积极对周某进行了救治,医药费已付10余万元,现周某家人还要其一次性给付后期费用60万元。刘某也觉得自己委屈,其所开办的砖厂经营才一年,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故,现周某的家人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自己负担不起,如达不成协议,周某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周某的家人认为,周某不到40岁,家中两个孩子还年幼,父母年岁已高,周某又丧失了劳动能力,以后的生活都有困难,现多要一点钱,也是为周某今后的生活好有一个保障。在综合两边的症结统一一致思想后,他们找到刘某首先指出:周某的受伤是由于刘某的砖厂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刘某理应对周某的受伤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再多的钱买不回周某健康的身体和受伤的心,刘某如果能在其能力范围内多赔偿一点,也算是对周某的安慰;第三刘某的砖厂所在地与周某所在村相邻,如该案协商不好,对其生产也不利。刘某在听到他们的几点建议后,提出:自己可以分批赔偿周某伤残金、辅助器具费等50万元。在听到刘某提出的方案后,他们又和周某进行了沟通:刘某对在事故发生后没有推卸责任的行为应给予肯定;其次刘某的砖厂经营不久,一次性给付大额的赔偿有些困难,希望周某能给予谅解,并适当的给予刘某一个缓冲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双方化解矛盾,周某在拿到第一笔赔偿款后,也可以安心的去治病,尽早的恢复健康。….周某及其家人听到他们的开导,慢慢的缓解了情绪,最终在权衡利益后,同意了他们提出的方案,即:刘某一次性给付周某伤残金、辅助器具费、医疗费、生活护理费50万元,此款于2012年7月1日前给付20万元,2013年春节前给付30万元。调解完此案,倒店乡界牌村书记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周某的母亲也抹着眼泪对他们说:刚开始听说有你们安陆法院的人参加调解,我们都很担心你们会偏心安陆人,没想到是我们瞎想了,我和我的女儿一辈子都记得你们的恩情的。听到周某母亲的话,他们都无声的笑了,却也深深的感动着,因为他们用一颗公心、爱心、诚心做着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却赢得了老百姓对他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