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细节放大正能量

——安陆法院用真情传递公平正义

时间: 2013-06-07 15:54 点击量: 408

   

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细节释放法律的温暖。近日,记者在安陆市人民法院采访发现,法官从办案细节入手,处处为当事人着想解难,用真情传递公平正义,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的普遍称赞。

千里追赃

以何玲为首的6名广西人诈骗团伙在湖北安陆市落网了。

3月初,公诉机关向安陆法院提起诉讼。承办法官在查阅案卷时发现,被害人沈某、刘某均是身体有病的中年家庭妇女,由于求医心切,听信犯罪嫌疑人的花言巧语,不知不觉地陷入“圈套”,被骗8.9万元。事后沈某、刘某人又急又悔,原本不好的身体犹如雪上加霜,住进了医院。

“尽可能的追回赃款,减轻受害人的损失,是我们首先想到的问题。”刑事庭庭长陈小涛说。他们三次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讲被害人的心身痛苦,讲宽严相济的法律原则,使犯罪嫌疑人深刻认识到,只有认罪退赃,取得受害人谅解,法院就会依法酌情减轻刑事处罚。“法官的耐心、真心打动了我们的良心。”犯罪嫌疑人承诺如数退赃。此时,犯罪嫌疑人在押安陆,赃款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广西。承办法官又通过辩护人做犯罪嫌疑人家属的工作,最终追回了赃款。

4月底,安陆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何玲等6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5月16日,安陆法院公开退赃,康复不久的被害人沈某、刘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法院。看到失而复得的血汗钱、养老钱,他们又惊又喜,紧紧拉住法官的手感激的说:“你们帮我们追回了钱,还救了我们的命,好人啦!”

法官保姆

4月5日一大早,庭长赵咏梅刚在办公室落座,妇女王某就将8个月大的男婴塞到她的手中:“孩子我不要了,你们想咋判就咋判。”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法庭。

看着嗷嗷直叫的婴儿,干警们忙开了。副庭长胡宝鸿从自家拿来奶粉、尿不湿、衣服等婴儿用品,法官小沈打电话联系男婴的父母,可是,谁也不肯来法庭领人。庭长赵咏梅托人请到保姆,将男婴稳妥的安顿下来。

这是一对再婚夫妻,女方独自在外打工,在医院生产后,因交不起出院费而没有取得住院病历、出生证明等手续。男方张某拒绝承认是自己的孩子,并起诉到李店人民法庭要求离婚。“是不是亲生,科学说了算。”赵咏梅想,只有做亲子鉴定,才能解开双方的“死结”,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归宿。法庭兵分两路,一路做好后勤保障,协助保姆看管好婴儿,保证不出任何差错。一路做男方的说服工作,并垫付4000元费用,陪张某做亲子鉴定。

4月20日,鉴定报告出来了。“我不仅冤枉了妻子,还险些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看到鉴定结果,张某流下了愧疚的泪水。整整15天,男婴成了法庭的一员,受到法官的细心呵护。“认亲”这天,张某向法庭付清了婴儿看护费、亲子鉴定费,并撤回离婚起诉,表示愿意与妻子重归和好,请求法官多做调解工作。

一场婚姻危机解除了,男婴又回到父母的怀抱。“办案中什么状况都可能出现,只有积极面对,真情付出,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再大的矛盾也能化解。”赵咏梅如此感慨。

求助电话

5月3日,村民李某与孙某因水稻秧苗用水发生矛盾,李某打通烟店人民法庭庭长熊小宝的手机,请求法庭解决问题。

法庭距离该村有20分钟的车程,熊庭长带领干警很快赶到现场。孙李两家的秧田相连,李家用水必须经过孙家的田块,多年来都是这么做的。今天,李某事先打招呼、说好话,孙某就是不让李某过水。眼看双方就要动手,乡亲们及时劝阻,避免了械斗。

其实,孙某不让过水是矛盾的表象。孙李两家本是邻居,今年春节,两家小孩在一起放烟花发生矛盾,随之双方大人也产生了“隔阂”。熊庭长从乡亲们中了解原委后,现场做起调解工作。他从法律规定到做人原则,从守望相助的乡情到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大白话释法明理,温馨话开启心结。李某检讨说,自己为孩子“护短”伤了孙某的心,希望对方不计前嫌原谅自己。孙某也表态,不再“小心眼”,故意制造事端。矛盾化解了,看到缓缓流淌的秧水,李孙二人会心的笑了,在场的乡亲们也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声。

熊庭长说: “民事案件定纷止争,重要的是事前调解、诉前调解。而我们的工作则是把大量纠纷化解在‘对簿公堂’之前。”烟店法庭把法官电话发到每个农户,随叫随到,积极作为,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