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以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安陆市人民法院城区人民法庭开通了名为“安陆城区法庭”的新浪官方微博、网络视频调解、传真电子送达等便民窗口,搭建沟通民意的新平台。截止9月底,该庭受理各类案件549件,调解撤诉469件,调撤率为85.3%,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安陆城区法庭: 我与安陆市府东街一个自称是黑社会的人做工程,他姓严,用铅笔写了一张欠条,欠我4万元劳务费,至今为还,现在他换电话号码,联系不上此人?请问该如何处理此情况,才能讨回血汗钱,谢谢。”9月16日下午,一外地网友“@smlbear”在城区法庭微博上咨询。城区法庭法官即时在微博上回复:@smlbear:您好!根据您提供的相关信息,欠条是铅笔书写的,如果字迹清晰,你可持该份证据来法庭起诉,严某联系不上并不影响案件受理。如还有不明白之处,可以电话联系5222795。次日该网友顺利来到法庭起诉,案件也很快得到了解决。城区法庭法律咨询微博的开通以来,接受法律咨询37次,立案1件,更进一步搭起了法庭法官与广大民众沟通的桥梁, 更便捷地服务民众,深受网民的好评。
网络视频调解是该庭方便群众诉讼的又一措施。9月20日上午9时30分,胡法官通过互联网QQ视频,开庭审理了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离婚纠纷案。被告张某在深圳富士康工作多年,现在一管理部门任职,工作相当繁忙,主审法官在了解案情后,从方便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决定通过互联网在QQ视频中,审理该案解决纠纷,胡法官将此意见告诉双方当事人,双方都非常赞同。在视频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张某在收到法院制作的调解笔录和其他诉讼文书后,通过QQ视频,亲自签名,签收调解书,法官将审理调解全过程制作了录像,并保存备份, 至此,这起婚姻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了5日时间,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双方当事人对城区法庭法官的做法非常满意。今年以来,该庭网络视频调解案件24件,社会反响良好。
新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关于传真电子邮件送达的规定,城区法庭采取该方式送达相关法律文书69份,即方便了当事人,又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办案效率。9月18日上午9时, 因一起劳务合同欠款纠纷案,易法官电话联系上被告廖某,廖某称自己正在哈尔滨讨要工程款,没有固定的住处,于是易法官在电话中征询廖某意见,“能否传真电子送达”,双方迅速通过QQ交换意见,廖某同意,易法官于是将传票等法律文书以传真、e-mail方式发送过去,廖某亦将自己的答辩意见通过同样方式反馈承办法官,短短3分钟完成了文书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