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斯琪,女,1995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2019年进入法院工作,先后在刑庭、城区法庭担任书记员,现为安陆法院城区法庭速裁团队书记员。自进院以来,她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迎接变化和挑战,在繁杂细碎的审判辅助工作中传递法律公正和司法公信,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
笃行于“学”,辅助审判有保障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声敲响,一场庭审拉开帷幕,审判庭内清脆紧凑的键盘声时而响起。如果说庭审是审判的核心环节,那么庭审记录则是书记员的“重头戏”。初入法院的李斯琪说她是迷茫的,但幸而遇到良师。在刑庭担任书记员期间,她积极向法官和其他书记员学习有关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开庭流程、卷宗整理、法律问题等知识,多听一些法官的案例讨论及其他书记员的工作经验介绍,尽可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她经常庭后复盘记录时遇到的疑问,通过多学多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大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做到了每次开庭各项准备工作充分,记录时对各方的陈述、案件判决的认定依据和法官对适用法律的解释等内容客观记录,对答非所问、与案无关的话扼要记录,确保了庭审记录内容的“快、准、精”。
李斯琪参与了众多疑难复杂案件的庭审记录工作。在审理一起黑恶势力组织犯罪案件中,有12名被告人,18名辩护人,8个罪名,23起犯罪事实,每名被告人的案情不一又相互交织。作为书记员,如果不能在庭前梳理脉络和熟悉每个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就不利于庭审时的记录。为了保障庭审高效记录,她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一一对应熟悉,同时制作了条理清晰的案情摘要。庭审时,被告人的供述、公诉人和辩护人的发问一轮接着一轮,质证和辩论中对证据的认定和法律条款的引用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识,她都能迅速准确地记录,确保庭审中笔录的完整性,为法官撰写文书提供了重要依据。
笃行于“思”,提质增效有方法
速裁团队每年要审理的案件总数超出1000件,速度快、效率高是速裁案件的特点,因此书记员工作也是速裁快审快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4月,法院成立速裁团队,李斯琪被调至速裁团队担任书记员。速裁团队案件量大,彼时还缺一名书记员,她既要在网上排期送达,又要开庭记录和整卷,一时间她倍感压力。当看着法官每天对当事人反反复复、坚持不懈地做调解工作,每调解成功一次案件,把一件纠纷圆满解决时的欣慰,她慢慢理解了调解工作的重要,并逐渐掌握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排期送达时她先和双方当事人沟通是否有调解的可能,婚姻家事案件,就从唠家常开始;经济案件,就从分析利弊开始。庭前间隙,她也能在聊天中帮助当事人纾解情绪,缓解紧张和对抗的气氛,有时还能帮双方当事人找到共识,促成调解。
同时为了协助法官加快审理案件的进度,她结合过往的经验,想出了一些提升案件效率的小妙招。积极运用互联网电子信息平台进行送达,对因故无法到庭的当事人签署调解协议,协助利用微信进行线上签名。排期时,她根据案由、争议焦点、有无调解可能性预计开庭时长,她所在的法官团队高峰期的周排期量达到25件,为了缩短法官庭审时间,她按照案件类型制作不同的笔录模板,节省了填充信息的时间。速裁团队成立至今,李斯琪协助法官开庭、调解案件800余件。
笃行于“心”,传递司法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既要义正辞严讲清‘法理’,又要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在一起离婚案件调解中,双方对离婚和孩子的抚养已达成共识,但当李斯琪电话联系当事人签订协议时,抚养孩子的一方又突然提出顾虑,害怕对方履行探望权时将孩子带回外省藏匿不予送回,希望在协议中写明对方不能把孩子带走。为了消除当事人的顾虑,她向当事人先详细解释了探望权的法律规定、行使条件以及探望的方式,然后从子女的角度阐述了孩子成长中与父母相处的必要性,同时讲明了未来出现此种纠纷,可以依法采取的措施。当事人挂断电话前说“我当然相信法律,也相信你,你说的我都明白了。”调解协议得以顺利签署,这一刻李斯琪体会到了司法为民的初心。
书记员虽未身穿法袍,但却参与着案件的每一个环节,记录着法庭上的每一次发声。李斯琪将一路向前,保持细心、耐心、责任心,立足本职、干好本职工作,为审判质效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