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组织建设 > 廉政教育

一顿饭引发的思考

时间: 2012-08-30 11:36 点击量: 1763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有的饭却吃之不安,甚至不能吃。

   作为法官,被当事人吃请经常碰到,有的人会坦然接受,有的人却严辞拒绝。对于前者,若是为当事人公正办案,维护了其合法权益,当事人心存感恩,以示谢意,这样的饭受之也许合乎人之常情。若是利用手中的审判权,把它作为吃拿卡要的工具,不仅不合乎法官的职业道德,也亵渎了法律的尊严和审判权力的神圣,这样的人是法官群体中的败类,也将为人民群众所不耻。

   在我们的法官队伍中,对当事人吃拿卡要者大有人在。刚受理一件案件,原告为了实现诉求,请法官坐一坐吃顿饭,心里才觉得踏实。被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找关系托人情,也请法官吃饭,给予适当关照。有人说法官是大沿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也许是对法官形象的真实写照。有的借款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的借款尚未执行一分,却为执行法官吃请不知倒赔上多少钱。更有甚者,有的法官在接受当事人吃请时点名酒、点好烟、点贵菜,丝毫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丝毫不讲人民法官的道德和良心。

   我想,这样的法官,即使人民当面不骂,在老百姓心底里,一定失去了对法律的信任,对法官的敬仰,这样的法官有何颜面坐在庄严的审判席上,面对神圣的国徽和天平,敲响公平正义的法槌!

   一名优秀的法官具有渊博的学识,理性的思维和娴熟的审判技能固然重要,但具有高贵的道德品行更为重要。考察一个干部要看德、能、勤、绩、廉,德居首位,即能体现其重要性。干部如此,法官也如此,法官的德体现在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甘守寂寞,洁身自好上;体现在实事求是,不偏不倚,秉公执法,司法为民上。

   当前,最高院号召向陈燕萍同志学习。陈燕萍是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阴园区法庭副庭长,她十多年如一日,不为名趋,不为利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护着法律的天平;她笑对村民百姓,甘处家长里短,以平凡之职践行着司法为民。陈燕萍工作法可概括为温情接待、耐心倾听、换位思考,我认为其灵魂就是人民性,法官只有具有人民性,才会被人民拥护,才会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法院审判事业才会具有坚实的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法官队伍中不乏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优秀法官。不必说时代先锋宋鱼水,也不必说平民法官陈燕萍,她们的感人事迹相信家喻户晓。在此,我只想讲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湖北省高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一庭庭长张忠斌,有一次他的同学(也是一位法官)请吃饭,去了之后,他发现席间有几个人不认识,而且看上去好象是那几个人在请客,他赶紧把同学叫到门外,对同学说:怎么回事,到底是谁请客,若是当事人那我就不参加,要么我来买单,我请你们。这是今年我在襄樊中院参加预备法官培训时张庭长跟我们讲的亲身经历。他中肯地对我们说:老百姓很不容易,那天的场合,一顿饭少说要两三千,老百姓的收入才多高,这暂且不说,当事人的饭我们吃着也不安心,不忍心啊!后来同学说的确不是当事人请吃饭,那几个陌生人是他的朋友,张庭长这才放心地吃完了那顿饭。

   虽然只是一顿饭,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却深受感动,也感概万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为金钱所惑,不为人情所动,不为权势所屈的法官仿佛越来越少了;亲民爱民,护民为民,视人民为衣食父母,正视手中神圣审判权的法官仿佛越来越少了。蒋庆、金桂兰、谭谚……这些名字离我们太遥远。公平、正义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梦想。

   如何把梦化为现实,我想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是   最主要的,无论何时,不能忘记审判权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维护人民利益的,而不是追求享受、作威作福的工具。如果丧失了人民性,就会脱离群众,思想和行动就不会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样的法官必然遭到人民的唾弃,必将走向人民的反面,甚至成为阶下囚。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法官败类比比皆是,有的还是领导干部。去年18 日,最高院公布了五个严禁的规定,第一条就是严禁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可见,接受吃请已成为严重影响法院和法官形象的普遍现象,从而引起最高院的关注。最高院的态度是坚决的,打击力度也是很大的。中纪委驻最高院纪检副组长、监察室主任何昕在去年5月份记者听证会上通报了一组数字,足以令人触目惊心。去年一至四月份,全国各级法院违反五个严禁被举报的法官共358人,其中查实并作出处理的85人,4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8人调离审判岗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顿饭看似没什么大不了,却足以泯灭党性,足以助长贪欲。不防微杜渐,不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警钟长鸣,那么一顿饭,也许就是你走向腐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