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金秋十月,这场法治夜校有点“暖”~

来源: 城区法庭、综合办 时间: 2024-10-31 11:45 点击量: 295

微信图片_20241031143336_副本.jpg

10月30日的夜晚已有几分凉意,但五一社区里的小小方桌前却十分热闹,群众争相向法官提问。

这是安陆市人民法院城区法庭联合司法所开展的“家事法官说家事”法治夜校,活动立足辖区常见家事纠纷,抓前端、治未病,在夜晚茶余饭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群众家中一起聊聊法律家常话。

活动中,法官就地“问诊把脉”,现场“对症下药”,在亲切邻里交谈的气氛中,居民们纷纷发问:“借条该怎么写?”“外地务工的工钱没给我,怎么要回来?”“离婚了,对方不让我见孩子怎么办?”“孙子刚结婚一年就离了,给女方的彩礼钱还能要回来吗?”大家围在法官面前,讲述着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期盼能够得到解决办法。

“借条要写清出借人的全名及身份证号码;遇到不能及时结算工钱时,一定要求对方出具欠条,保留证据;根据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确定返还比例......”

法官借助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了《民法典》中的热点问题,涵盖彩礼、抚养权、劳务合同等多个法律知识,引导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法官的释法下,居民们的疑惑一一化解。

面对社区居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耐心倾听并仔细记录居民们对社区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他们寻求解决之道。

“法官阿姨,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法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活动结束前,现场一名小朋友高高举起手大声说道。孩子的可爱模样逗得现场群众笑得合不拢嘴。居民欢声笑语间,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早已变成贴心的“家常话”,飞入寻常百姓家。法庭干警还向现场群众发放了法律宣传册、漫画书,积极引导居民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

今后,城区法庭将继续发挥法庭作用,严格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理念,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法治夜校”活动,构建共同参与“普法”格局,让法治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