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枫桥经验”安陆实践】法治新“枫” 为爱“减负”

来源: 烟店法庭 时间: 2024-05-11 09:05 点击量: 264

彩礼作为一种深植于民俗的传统,历经了千年的沉淀与变迁。在古代,它是婚姻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男女双方家庭的尊重与祝福。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彩礼从表达敬意和承诺的礼物,变成了衡量婚姻价值的方式,这不仅背离了彩礼的初衷,也给婚姻和谐埋下隐患,不利于社会文明风尚的弘扬。

近日,安陆市人民法院烟店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并以案释法,通过“零距离”普法宣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彩礼价值观,营造树立健康文明的婚嫁新风。

一拍两散 “彩礼”何去何从

去年1月,小帅(化名)与小美(化名)经人介绍相识,双方按农村习俗举行结婚仪式,但并未办理结婚登记,小帅给付了小美彩礼10万元及“三金”首饰。婚后,双方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不久均外出务工,未生育子女,也无共同财产。一年过去,小美对小帅态度逐渐冷淡,且不愿意再与小帅共同生活。心寒之下,小帅提出解除婚约并要求返还彩礼及“三金”首饰。小美不同意,故被小帅诉至法院。

庭前调解过程中,小帅一家向承办法官控诉:“当初为了结婚,我们家存款已所剩无几,办酒席才不到一年,如今婚也结不成了,彩礼钱我们得要回来啊!”

而小美更是一肚子委屈地说道 ,“他们家给的彩礼早就用于小家庭的生活开支了,‘三金’首饰是我们恋爱期间的赠与,不应当返还。”  

双方各执一词,说到情绪激动时,甚至发生口角,互相指责埋怨,矛盾尖锐。

“法官+三老”解纷抵人心

面对这个棘手的案件,承办法官深知若处理不慎,极有可能引发双方乃至亲属间的矛盾激化。为此,承办法官决定一步步啃下“硬骨头”。先是前往当事人家中及村委会多方奔波走访,深入了解婚嫁彩礼风俗情况。

与此同时,承办法官还联合综治中心、村委会村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德高望重的族老)共同参与调解工作,借助“老字辈”之力,发挥人熟、地熟、民情熟、经验丰富的优势,力争就地化解矛盾。

针对争议焦点,一方面承办法官仔细梳理资金往来、日常支出等证据材料,并以新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依据,耐心为双方分析该规定的相关内容与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三老”从昔日感情、宗亲文化、家风家训等方面唠嗑说理,希望双方能互相体谅、换位思考。

在唠家常式的开导下,女方一家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男方一家的辛酸与不易表示了理解。双方心结解开后,达成意见一致的调解协议,约定女方一周内返还男方彩礼7万元。

调解协议字虽签,履行到位才事了。虽然手头案件很多,但承办法官还是通过电话沟通、上门回访、微信等方式对此案履行情况进行追踪提醒,在法官的不断督促下,女方提前将款项转至男方银行账户。这起婚约彩礼纠纷案件也彻底画上句号。

婚嫁新“枫”吹入百姓心田

近几年,农村里像小帅与小美这样因彩礼引发的婚约财产纠纷还有不少。案件虽然结束了,但个案背后存在的彩礼攀比之风呈盛。

为推动涉彩礼纠纷源头治理,引导村民树立正确彩礼价值观,5月10日,烟店法庭联合综治中心、人大代表“家站”人大代表到白店村共同开展“抵制高价彩礼,树立婚嫁新风”法治宣传活动,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法官在村委会前的空地上与村民们围成一圈,一边聊家常,一边宣讲彩礼新规。法官以真实案例入手,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法律对于彩礼的含义如何规定”“彩礼能否要求返还”“什么情况下可以返还彩礼”以及“高额彩礼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进行解答。并呼吁村民拒绝攀比,自觉抵制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

“法官说得对哟,现在娶媳妇成本太高了,确实要治一治这种不良风气!”

“彩礼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孩子们的小家庭能好好过日子就是最好的!”

“只要咱们子女过得好,彩礼都不重要。”

活动现场,大爷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现场笑声掌声不断。

活动结束后,人大代表肯定道,“法庭所做的这些工作,对于弘扬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烟店法庭继续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法官+”机制,充分联合各方调解力量,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并以源头治理、裁判引领,通过彩礼纠纷化解小切口,让婚俗文明之花绽放在乡村沃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