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陈庭长耐心细致的做工作,我女儿的后半生终于有了保障!”,近日,安陆市人民法院城区法庭成功调处了一件“棘手”的离婚案件,当被告母亲万某当场领到68000元的经济帮助金后,紧握住陈凌君法官的手不愿放开。
2017年4月19日,法庭负责送达工作的干警向陈庭长反馈,在送达一起离婚案件时,被告家属情绪激动,对办案干警抵触较大,并拒不接收传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陈庭长迅速调取案卷,当事人诉状中仅称与原告分居时间长,要求离婚,无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看似案情简单,难道是其中有特殊隐情?
4月20日上午,在打电话通知被告到庭领取传票被拒接的情况下,陈庭长主动发短信与被告父母沟通,在短信中详细阐明了拒不到庭的后果及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义务,并希望被告能够可以敞开心扉告知法官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当日下午,被告母亲万某主动来到法庭,向陈庭长道出了其中的“隐情”。原来,原、被告结婚后,被告罗某因怀孕流产导致精神疾病复发,原告胡某将被告送回娘家,期间未支付任何生活费用及治疗费用。目前被告父母年龄较大,无力继续承担女儿的生活,所以在法院干警送达的时候才会有如此大的抵触情绪。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随后的工作中,陈庭长迅速与原告进行了沟通,并向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利弊关系:从法理上来讲,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助的义务;从情理上来讲,夫妻本是同林鸟,妻子陷入困境,作为丈夫更应该不离不弃。最终,在陈庭长的耐心调解下,原告胡某主动表示要给予被告罗某经济帮助。一起“棘手”且可能引起社会矛盾的离婚案件这才得以顺利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