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安法新“枫”景(十五)| 25万元当场履行!“站庭联动+巡回审判”巧破交通肇事赔偿困局

来源: 巡店法庭、综合办 时间: 2025-03-31 10:51 点击量: 65

“钱到位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3月24日,在安陆市人民法院巡店法庭,随着被告家属将25万现金郑重交到原告手中,一起棘手的交通肇事逃逸民事赔偿纠纷在多方联动调解下实现案结事了。这是巡店法庭运用“站庭联动+巡回审判+多元解纷”机制深化诉源治理的又一实践。

2025年寒冬腊月,一起交通事故打破了两个家庭的平静。1月31日傍晚,张某驾驶小型轿车与同向行走的行人马某相撞,造成马某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张某弃车逃逸,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经查,肇事车辆虽投保交强险和商业险,但保险公司以“逃逸属免责条款”为由拒绝商业险赔付。痛失亲人的马某家属悲愤交加,起诉至法院要求张某赔偿各项损失65.8万余元。

承办法官沈杰收案后,通过“背对背”沟通发现案件症结:原告家属痛失亲人坚持索赔,被告家庭系务工人员,除了交强险赔偿外无力承担高额赔偿。

为实质性化解矛盾,3月21日,法官立即启动“站庭联动”机制,将庭审现场搬至棠棣镇某村村委会,并邀请市人大代表姚广军参与调解。

庭前调解时,原告家属情绪激烈,沉浸在悲痛中,只求尽快足额赔偿。法官见状,主动坐在原告家属身旁,言辞恳切,“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遭遇这样的不幸,谁都难以接受。可这案子特殊,商业险拒赔,被告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判决后赔偿款能否顺利执行到位,还是个未知数。”在法官的释法明理下,原告家属渐渐冷静下来。

庭后,法官联合人大代表、村委会主任,对双方展开“背靠背”调解。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情理劝导张某妻子,“咱将心比心,受害人家属此刻的心情你肯定能理解,他们往后的日子也难,犯了错,咱得担起责任,尽力弥补。”在众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张某妻子终于动容,眼眶泛红,表示“愿意尽自己所能,拿出钱来赔偿对方,给受害人家属一个交代。”

然而,关于赔偿金额的协商过程却波折重重。原告家属态度坚决,提出30万元的赔偿诉求。可被告妻子面露难色,无奈表示,家中孩子尚在读书,经济条件捉襟见肘,除前期已支付的5万元,最多只能再拿出15万元。双方僵持不下,数次调解均失败。

法官认为,若简单判决,案件固然容易了结,但被告身陷囹圄,后续的执行必然困难重重。于是,法官决定在调解的道路上再作努力,提出一个折中赔偿方案,建议被告方再拿出25万赔偿,期望双方各退一步,寻求和解。经过多轮艰难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协议达成后两天,被告家属带着多方筹措的25万现金来到法庭履行,原告家属也当场出具谅解书。这起困扰两个家庭的交通肇事逃逸民事赔偿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自站庭联动机制实施以来,案件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大量纠纷在诉前得到了化解,案件审理周期缩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及时、有效的保障。巡店法庭将以该案为契机,打造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处理新模式,积极探索站庭联动机制,不断推进“立审执”一体化模式,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将审判和执行两个环节有机融合、相互衔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司法服务有深度、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