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省安陆市法院家事审判团队
来源:2016年10月24日 人民法院报
本报记者 程 勇 蔡 蕾 本报通讯员 董志新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湖北省安陆市人民法院,有这样一支专门审理家务事的审判团队:3名女法官、1名女法官助理和1名女书记员,被称为“五朵金花”。从今年3月人员分类定岗改革组建以来,该家事审判团队已办结各类案件188件。
送达:不放过一线希望
“只有凝聚各方力量,穷尽各项措施,送达不放过任何一线希望,方能更好地破解送达难!”家事审判团队审判长陈凌君深有体会地说。
今年梅雨时节,安陆市境内连降暴雨,洑水镇三陂村三组张老汉家是受灾较重的家庭。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受灾,子女们不闻不问,张老汉夫妇一气之下,把6个子女告上了法庭。
7月12日,该院家事审判团队受理这起赡养案后立即送达,其中5个子女均已收到法庭的法律文书,但长女张某因全家人长期在外打工,未与张老汉夫妇及其他弟弟妹妹联系,导致法律文书不能直接送达。
7月14日下午,家事调解员电话告诉承办法官说:“张某的女儿刚生产,住在洑水镇卫生院附近的一个小区。”次日仍然下着雨,陈凌君决定雨天送达。于是,她同承办法官和人民陪审员一起,驱车前往洑水镇。几经周折,他们通过洑水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得到了张某女婿郭某的电话号码,终于找到张某,向张某送达了案件起诉材料,案件按期审结。
该院家事审判团队依托执行联络员、家事调解员等和社会助调力量,通过短信、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诉讼文书,并辅之以电话、微信沟通确认。今年该团队受理家事案件235件,直接送达的占92.7%。
调解:不放过一个环节
4月26日,安陆府城办事处某公司职工金某拉住陈凌君的手激动地说:“是你们不放弃最后的调解机会,挽救了我的家庭!”
金某的丈夫杨某在某国企工作,喜欢打牌,常常把工资输在牌桌上,每月连生活费也不交,金某无奈之下前往家事法庭起诉离婚。
了解案件的原委后,开庭前,陈凌君就把双方组织到一起进行调解,但由于双方均在气头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开庭时,陈凌君着力淡化家事案件中原、被告的对立。经过细心沟通调解,杨某当面向妻子赔礼道歉,答应痛改前非,每月交给金某1200元的生活费,夫妻俩重归于好。
家事审判团队把调解贯穿于整个审判过程中,形成“梳、劝、帮、教”的调解新模式,帮助当事人缓和对立情绪。目前,该团队调解婚姻、赡养、继承等案件76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回访:不放过一起案件
6月13日,安陆法院家事审判团队3名法官到该市城东经济开发区何岗村十组尹某家进行回访。
原告尹某诉被告杨某离婚纠纷一案中,双方达成离婚调解协议,女儿由被告杨某抚养,尹某自愿给予杨某经济帮助16万元。案结事了后,家事审判团队法官进行案件回访,原告尹某和被告杨某在回访卡片上签上了“满意”的字样。当天,3名女法官还向尹某的女儿送去了书包和学习用品,孩子高兴地说:“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法官阿姨的殷切希望。”
今年3月,家事审判团队组建后,实行案件回访,当事人满意不满意,签字才算数。目前该团队审结的188件案件中,重大和矛盾突出的案件,回访率和当事人满意率均为100%,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